为人类奉献一生的导盲犬被骂哭,这都被说炒作你们忍心吗? ...

2024-6-7 16:45| 查看: 15 |原作者: 毒舌电影

摘要: 一个冷门节日: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,是全国助残日(今天)。没听过?是有点鸡肋。在Sir看,这一天的“帮助”——是让我们警惕和反思,那剩下的364天里频频发生的无助。前不久,一个让人心疼的标签被顶上热搜:#被 ...

一个冷门节日:

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,是全国助残日(今天)。

没听过?

是有点鸡肋。

在Sir看,这一天的“帮助”——

是让我们警惕和反思,那剩下的364天里频频发生的无助。

前不久,一个让人心疼的标签被顶上热搜:#被骂哭的导盲犬#

山西太原一名交警扮成盲人,陪伴盲人和导盲犬同乘公交,结果被拒。

视频里,你能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恶意和冷漠:

司机说,怕有狂犬病;

乘客抱怨,别耽误时间,我们还要上班。

没一个人对弱者投出哪怕丁点共情。

被赶下车后,导盲犬委屈地哭了。狗主人说,类似的被拒每天都会“上演”。

另外,导盲犬还是禁得住诱惑,经过极高淘汰率筛选出来的绝对“优等生”。

初始选拔就极严格。

服从性不佳的,长相偏凶悍的,通通pass。

在最符合标准的金毛拉布拉多里,过于活泼的、胆小的、精神不集中的,都会落选。

确保他们既能听从指令带路,帮助盲人辨别障碍。

又能忍受诱惑,不受周遭环境影响。

△ 奶茶?火锅?肉肉?对不起我没看到

在电影《导盲犬小Q》里,水户家有5只小狗降生。

水户小姐想送一条狗去做导盲犬,不知该选哪一条。

训练基地的人说,对他们叫一声“过来”看看。

四只小狗,都活泼地奔向主人。

△ 别骚,我可是见过世面的狗

第二招,食物训练。

导盲犬一天只吃一顿饭,且只吃食盆里的狗粮。

为了克服其它食物的诱惑,训练员在它面前放一根鸡腿,反复强调“不许吃”。

(啊啊啊啊给他吃!!!)

解开鞍子,就是玩耍状态。

追呀追呀我的骄傲放纵,释放爱玩的天性。

这番重重筛选下来,被淘汰的几率高达近60%-70%。

能通过的,都是“狗中龙凤”。

可以说,成为一只导盲犬,最大的职责就是服务于视障人士。

以克服天性为代价。

不能随意吃、随意大小便,拒绝玩耍的诱惑,被同类或人类攻击,也要岿然不动。

这样的狗攻击人的概率,比马路上车撞到人的概率低多了。

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:

每一条被拒的导盲犬背后,都是一位视障人士。

大家或许对国内盲人的总数,没有具体了解过。

这个数字是:1731万人。

什么概念?

也就是说,全国每80个人里,就有1个盲人。

与这个数字对比的是,当下中国可服役导盲犬不到200只。

根据中国盲人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,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,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是8296万人。

即每16个人中间,就有1位残障人士。

但。

为什么在我们身边,看不到这么多残障人士?

原因很简单——

我们有意无意拒绝了他们的进入。

处处都是障碍。

太多盲道不友好,被商贩、被车辆,被绿化带、建筑物占用;

在社区、学校做导盲犬示范演出,积极宣传导盲犬知识。

一些欧美国家,无障碍设施也更为普及——

离公寓门口最近的地方,有专有停车位。

学校、医院、商场有大面积专有停车位供残障人士使用。

1970年日本开始建立残疾人职业服务中心,针对残疾人开展从职业咨询、指导到就职后的跟踪服务工作。

到1982 年,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建立了这种服务中心。

在2004年日本开始实行《残障者辅助权法》。

规定不仅公共机构,在商店、超市、酒店等民间场所也不能拒绝导盲犬进入,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相比之下。

我们做的,还远远不够。

一件事,让渡边开始对导盲犬有所改观。

小Q带他停在马路边,不明所以的渡边,继续命令他过马路。

突然一辆大卡车驶过,他惊讶地发现,在危险情况下,即便听到指令,小Q却纹丝未动。

一直以来,渡边为什么性格别扭?

其实,无非觉得太多人不懂盲人的难处罢了。

可当小Q依偎在他身边的那一刻,他突然意识到,这样的自己也可以有一个无条件的依靠。

小Q用单纯和友善,划出了一块净土,让别扭的渡边也开始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善意。

他向家人表扬小Q的专业;

向同事炫耀小Q的聪明。

再后来,渡边在病重之际,来见了小Q最后一面。

小Q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……

很多导盲犬的训练内容都是为某个特定对象设计的,因此,它们的一生往往只会服务于一个对象。

渡边去世后,小Q成了训练中心的演示犬,再没去服务于第二个盲人。

有人说,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只狗。

Sir不太同意。

这个故事的主角,说到底是人。

狗的忠诚,为渡边原本的怀疑视角,注入了信赖的温度。

也让他具备了信任他人的能力。

融化了不同群体间坚冰的,最终是谅解与善意。

反观现实社会。

无障碍设施与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,尚在路上。

更亟待建设的,是心与之间的通道。

盲人和导盲犬被拒绝,不是第一次上了新闻。

歌手周云蓬也是导盲犬持有者,他曾在微博上抱怨,带着导盲犬无法进入酒店。

其实从15年5月1日,《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》正式实施,就规定过视障人士可以携导盲犬乘车。

此后各地交管条例,都在逐渐为残障人士亮起绿灯。

为何到了今天,让人心疼的热搜还是不时出现?

让残障人士寸步难行的,何止法律和设施的不健全。

我们最匮乏的,是关爱、容纳他者的“心”。

所以,Sir今天在这里由衷建议。

我们每个人,从自己做起,从今天做起。

比如这几件小事——

见到导盲犬,“四不”:不喂食、不抚摸、不呼唤,不拒绝;

见到盲友,“一问”,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,尽量换位思考,一视同仁。

不要占用盲道、无障碍通道;

发现无障碍设施有损坏或被占用,可拨打市民热线12345反映;

尽量收起“注目礼”,更不要对他们指指点点……

电影《小Q》里,有最让人动容,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幕。

渡边第一次牵导盲犬上班,因不熟练,走在大马路中央,造成了交通堵塞。

浩浩荡荡的车队,都默默跟着一人一狗。

连一声鸣笛都没有。

夸张吗?

能做到吗?

Sir相信,我们每个人的一点努力,总有一天能汇成那条浩浩荡荡的队伍。

就算还要等5年,10年,20年……

总有一天。

我们不只在这一天记起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