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养宠风潮的盛起,一批打着“免费领养”噱头、实则让人“贷款买猫”的商家出现了。他们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开设宠物领养馆,利用人们的爱心和对宠物的喜爱推出所谓的“免费领养”模式。 商家要求消费者以分期购买宠物用品等方式领养猫等宠物,消费者签订协议后,每月在商家储值定量金额,由支付宝自动扣款。此外,顾客还可能会面对标价虚高、“星期猫”、解约难等消费陷阱。“免费领养”宠物背后究竟有哪些猫腻? “免费领养”宠物却被骗签“猫贷” 不少领养人“猫财两空” 不久前,孟女士在一家萌宠领养馆“免费领养”了一只小猫。“领养”本身不花钱,但商家“为了证明领养人有能力负担养宠开销、防止弃养”,要求她每月花389元在店里购买猫砂、猫粮、猫罐头等宠物用品,共消费13个月。 孟女士和商家签订了“领养”合同。但没想到的是,小猫回家的第七天就出了问题。 孟女士家属表示,他们按照领养馆提供的方法医治,结果越治越严重。他们将小猫送到宠物医院后,被检查出细小、猫瘟,最后救治无效,小猫死亡。 孟女士:现在小猫死了,我每个月还要花389元买猫粮。他们打着“免费领养献爱心”的旗号,实际就是为了让我们签“猫贷”。 孟女士无法接受“猫财两空”的局面,但店员却解释,小猫的死亡是在七天“质保期”后,无法处理协议解除事宜。 ![]() △ 资料图 杜帆建议,如果有养宠需求,可首先咨询当地正规的流浪动物救助机构。 杜帆:正规机构里待领养的动物大多是成年的,以中华田园猫、田园犬为主。我们一直倡导“用领养代替购买”,真正的领养应该是不介意动物的品种,是对生命的尊重。 记者检索发现,目前,重庆、湖南、安徽多地相关部门已公示并受理多起关于宠物“免费领养”的消费投诉,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“免费领养”套路发布了消费提醒: 面对“花式套路”宣传,一定擦亮双眼,莫贪便宜; 领养宠物应仔细查看合同内容,重点关注消费者义务尤其是否需要支付费用、违约责任、合同解除等条款; 树立维权意识,保留合同、支付凭证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及时请求消保委调解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、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 (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 |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狗的猫宁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狗的猫宁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
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
QQ:617470285 邮箱:cwpyq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