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首只持证导盲犬去世,主人不远千里告别:谢谢你照顾我 ...

2025-1-11 06:40| 查看: 18 |原作者: 南方都市报

摘要: “再见了奥斯卡,我们永别了,愿你在天堂快乐,谢谢你照顾我这么长时间。”2016年,深圳首位盲人高级调律师幺传锡和“刚毕业”的导盲犬奥斯卡结缘,这也是深圳第一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。相伴后5年,奥斯卡因为骨质增 ...

“再见了奥斯卡,我们永别了,愿你在天堂快乐,谢谢你照顾我这么长时间。”

2016年,深圳首位盲人高级调律师幺传锡和“刚毕业”的导盲犬奥斯卡结缘,这也是深圳第一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。相伴后5年,奥斯卡因为骨质增生退役,先后被送去了大连和沈阳两家寄养家庭。不久前,奥斯卡去世,幺传锡从深圳前往沈阳,轻轻抚摸与它告别道。

中国有超1700万名视障人士,但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仅约200只。而在深圳,目前仅有7只左右的导盲犬正在服役。对于很多像幺传锡这样的视障人士来说,导盲犬既是“眼睛”,也是“家人”。拥有导盲犬意味着生活有了更多的自主性,也拥有了更多的勇气走出家门,像普通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。

在幺传锡看来,同为拉布拉多犬,糖球是继奥斯卡之后,自己的第二个“儿子”。作为精心挑选、多年训练的导盲犬,本身都是聪颖及温和的狗狗。糖球也很快就适应了在深圳的生活,成为幺传锡的得力助手。“从前奥斯卡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话,我也不太好判断。这些年积攒了一些照顾奥斯卡的经验,对于照顾糖球,我更有信心了。”幺传锡说,糖球性格很好,吃到好吃的东西还会“吧唧嘴”,一高兴肢体动作就很多,十分可爱。

在导盲犬的帮助下,幺传锡至今已经成功调好了2000余台钢琴,成立了钢琴调律培训班,开创了深圳金易琴律文化传播公司。他的初衷是让视障者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学习调律技术。幺传锡不仅想要传授技能,更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,让社会看到盲人群体的潜力与才能。

事实上,像幺传锡这样能够独立出行的盲人仅在少数。一方面,大部分全盲者能不出门就不出门,因为在看不见的世界里,每次出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,他们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降临,也无法阻止意外的发生。另一方面,作为社会上的边缘群体,他们也很难找到走出去的理由。

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,幺传锡一直在努力融入主流社会。他争取到了教育机会,从事喜欢的工作,结婚生子买房。他用耳朵贴着手机,听着读屏软件2倍速的语音提示熟练操作微信等应用程序。

在生活中遇见导盲犬时的正确做法——“四不一问”原则。

“不呼唤”:导盲犬的耳朵非常灵敏且专注于避障、观察周围环境,呼唤会影响到它的注意力。

“不抚摸”:导盲犬面对您的突然抚摸很有可能分心,可能会导致视障人士遇到危险。

“不拒绝”:导盲犬带领视障人士搭乘交通工具、前往公共场所,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。

“不喂食”:喂食容易使导盲犬将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混乱化,导盲时可能被路上的食物和路上的香味所诱惑。

“主动询问”:当您有时间和能力时,可以主动上前询问视障人士是否需要帮助。

采写:南都记者林敏儿

摄影:南都记者冷锋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