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否真的爱宠物?? 网红阿拉斯加犬“艾特”在洗澡时死亡,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。 那么,人是否真的爱宠物?? /1/ 人们并不会平等看待所有物种成员,宠物的道德地位高于其他物种, 这种倾向被称为宠物物种主义。 例如,狗和猫这类传统宠物的道德等级,远高于鸡、鸭、鹅、牛、羊这种被视为食物来源的物种。 人爱宠物也是有前提条件的: (1)具有更高的智力 更高的智力意味着,宠物在某程度上能做的理解人的行为,相互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。 例如,能理解人的指令,做出进食、玩耍、护卫、排泄等规定动作, (2)具有更高的情感感受水平 人通常将有更多情感感受能力的动物,定义为有灵性。人会将宠物放在人类的同等地位,作为情绪的承载体,尽管宠物无法以语言的形式作出回应,但是情感感受水平高的动物,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予以回应,某种程度上的让人感觉到被倾听和理解。 比如,狗狗会对主人的行为产生产生相应的情感表达:对主人离家的不舍、对主任悲伤状态的陪伴等等。 (3)具有更低的危害性 偏爱的是阉割掉野性,顺从自己意愿的宠物。作为宠物的物种,通常具有非常悠长的驯化历史,人类通常对其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,加上其本身的亲和力,对人类的吸引力就会更强。 但即便是宠物,本身也存在基础的动物本能,比如动物之间的社会等级制度、狩猎行为、保护行为,部分宠物在感知到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,就会展露攻击本能,而宠物一旦展示攻击性,就会被判定为威胁,而被驱出宠物范围。 /2/ 从人的角度来讲,阿拉斯加犬“艾特”展现出的的危险性,让很多人认为已经失去了作为情感交流的宠物资格,其道德地位彻底丧失,所以对于训狗师的手段毫不忌讳。 从动物的角度来讲,阿拉斯加犬“艾特”身上的动物野性,未被暴力行为彻底驯化。如果作为野生动物处在外部环境,其狩猎本能,反倒有利于其生存。但作为生长在人类环境的宠物,作为依附人类生存的一方,其带有的动物本能注定成为它的催命符。 /3/ 由此不同的群体对于宠物的不同看法,造成了观点上的冲突争议, (1)作为养宠人,多有两种类型 一种会将宠物的道德地位等同于人类,通常具有更多的宠物接触时间,也就和宠物存在更深的情感链接。 另一种仍认为宠物的道德地位低于人类,他们将狗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看家护院,而并未向其投射过多个人的情感,因此对于宠物不存在很深的情感联结。 (2)作为职业的宠物饲养繁育工作群体 他们对于宠物的功能定位在于其经济价值,看待宠物的视角更为理性。他们深谙动物的本能习性,了解动物间的秩序建立方式,对待宠物的方式偏向于驯化为主,更加看重宠物带来的利益,而并非个人感情的投射与依托。 (3)作为非养宠人,也多存在两种类型。 一种是对于宠物表现出好感,但出于各种因素并未饲养宠物的群体。 另一种是对于宠物保持无感或者惧怕的。 /4/ 抛开网络上情绪上头的相互攻讦,从理性的方面来看。 宠物作为依附的一方,它的行为全部受到来自主人意愿的约束,永远不会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力,从来都冒着随时被抛弃、被驯化的风险。 人性的复杂,导致人类群体的多样性,被人类主导命运的宠物,未来不会具有确定性,所以类似事件将永远会发生。 不只是宠物,人也一样。最近的缅甸泰国电诈园区案件,你会看到人像动物一样被买卖,被暴力驯化,有价值的被压榨,没有价值的被屠宰,变卖器官。 不论是动物之于人类,还是人类之间,这个世界的残酷性就在于弱者永远被强者奴役、掠夺,引用《浴血黑帮》中的一句台词:“Big fucks small.” |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狗的猫宁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狗的猫宁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
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
QQ:617470285 邮箱:cwpyq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