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多地宠物医院接诊多家猫起感染弓形虫病例。弓形虫作为人畜共患病,不仅威胁猫咪健康,还可能影响人类尤其是孕妇群体。如何科学防治?本文结合兽医专家建议,为您全面解析。
--- ![]() 一、猫咪为何会感染弓形虫?三大高危行为需警惕
1. 病从口入:食源性感染 猫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感染: - 生食用肉、未灭菌的乳制品或受污染的猫粮(如含弓形虫卵囊的禽类/鼠类肉)。 - 接触其他猫感染的粪便(共用如猫砂盆)。 - 捕食携带弓形虫的鸟类或老鼠(散养猫风险更高)。
2. 垂直传播:母体传染 怀孕母猫若感染弓形虫,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染给幼崽。
3. 环境隐患:间接接触 吸血昆虫叮咬、接触受污染土壤或水源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---
二、症状识别:这些异常可能是感染信号
多数猫咪呈隐性感染,但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: ![]()
---
三、科学防治:三步打造安全养猫环境
1. 切断传播源:饮食与环境管理 - 拒绝生食:肉类需彻底煮熟,避免喂食生鱼、生鸡蛋。 - 猫砂盆日清:戴手套清理粪便,使用沸水或专用消毒剂处理。 - 限制外出:减少捕猎行为,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排泄物。
2. 定期检测与驱虫 - 幼猫/孕猫重点防护:2-6月龄幼猫每月驱虫,猫成年每3个月一次。 - 筛查建议:孕备家庭可带猫做弓形虫PCR。
3. 人类防护要点 - 孕妇注意:直接接触避免,砂猫生熟厨具分开。 - 洗手习惯:抚摸宠物后、餐前务必用肥皂洗手。
---
四、治疗方案:早发现是关键
确诊后需在兽医指导下用药: - 首选药物:磺胺嘧啶 乙胺嘧啶联合疗法,疗程2-4周。 - 支持治疗:补液营养补充,、隔离患病猫以防交叉感染。
--- ![]() 兽医提醒:勿因噎废食,科学养猫可控风险 “弓形虫感染率在规范喂养的家猫中极低”,通过定期驱虫、饮食管控和环境消毒,人与宠物可安全共处。
养宠无小事责任在细节。转发提醒身边养猫人士,共筑健康养宠防线!
|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狗的猫宁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狗的猫宁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
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
QQ:617470285 邮箱:cwpyq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