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花色是怎么来的?

2025-2-24 02:09| 查看: 3 |原作者: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

摘要: 猫的毛色变化多端,堪称哺乳动物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。在看似随机的毛色背后,一套精密且奇妙的基因机制正在起作用。现在,就让我们破解这组隐藏的密码,探寻它们毛色之下的小秘密。相对集中在腹部区域的白色毛(图源 ...

猫的毛色变化多端,堪称哺乳动物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。在看似随机的毛色背后,一套精密且奇妙的基因机制正在起作用。现在,就让我们破解这组隐藏的密码,探寻它们毛色之下的小秘密。

相对集中在腹部区域的白色毛

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
猫的毛色是由皮肤中不同色素细胞的色素蛋白合成产生的,合成过程的不同则缘于它们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。

猫的色素细胞能产生真黑素(Eumelanin)和褐黑素(Pheomelanin)两种色素。真黑素的合成受棕色基因(Brown gene)控制,能够吸收所有光线,产生色素沉着,具体表现为黑色;褐黑素的合成则受红色基因(Red gene)控制,能够反射红色、橙色、黄色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,通常表现为红色(我们常称为橘色)。

此外,还有一种有趣的基因——稀释基因(Dilution gene),它不仅控制着色素颗粒的分布方式,淡化原有毛发的颜色,还能同时对真黑素和褐黑素产生影响。因此,棕色基因、红色基因和稀释基因共同决定着猫的毛色。

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
迷人的“混乱”

玳瑁色是一种独特的花色,得名于玳瑁(海龟科玳瑁属,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)的背甲。它通常只出现在母猫身上,因受到里昂化作用(Lyonization,指在雌性个体细胞中,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一条,从而使雌性和雄性都只有一条活性X染色体)的影响而产生。

玳瑁的背甲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
雌性X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过度表达可能导致生物个体发育异常,而里昂化作用有效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。对于XR Xr基因型个体而言,XR 或Xr 染色体上的里昂化作用(失活)会随机发生在任意的毛囊细胞中。因此,猫的每根毛的颜色都会随机选择黑色系或红色系,整体呈现出分布无规则的玳瑁色。

撰文 | 苟妮娜

责任编辑 | 牛一名 段阳阳

运营编辑 | 段阳阳

质量审核 | 业蕾

❖ 文章来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

猫咪“涂色卡”》 ❖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