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宠物身上有蜱虫吗?

2021-6-11 12:47| 查看: 160 |原作者: 芝罘区疾控

摘要: 近日,家住芝罘区的李阿姨带着自己的宠物狗来到芝罘区疾控中心传防科,说自家狗的耳朵上有个灰色的小虫子,怀疑是蜱虫,想咨询一下这到底是什么虫子?应该怎么处理?生活在城区的居民大多认为蜱虫主要藏身在山林和野 ...

近日,家住芝罘区的李阿姨带着自己的宠物狗来到芝罘区疾控中心传防科,说自家狗的耳朵上有个灰色的小虫子,怀疑是蜱虫,想咨询一下这到底是什么虫子?应该怎么处理?

生活在城区的居民大多认为蜱虫主要藏身在山林和野地之中,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,蜱虫也可能藏身在城镇绿化的草地中。市民常常带着自家狗、猫、兔等宠物在草地上玩耍,应当注意提防蜱虫附着,流浪的猫、狗身上更容易寄生蜱虫。

蜱虫的危害
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以下简称发热伴)俗称“蜱虫病”,是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,蜱虫为其传播媒介。国家监测数据发现,今年发热伴病例较往年有所上升,可能由于今年天气湿热,为蜱虫的生存、繁殖、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。此外蜱虫叮咬还可以传播诸如森林脑炎、新疆出血热、凯撒奴尔森林病、兰加特脑炎、鄂木斯克出血热、莱姆病、回归热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、Q热等疾病。

预防及处置

芝罘区疾控中心专家介绍,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、腰部、腋窝、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。户外活动时,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穿长袖衣服,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。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,顺滑的针织衣物也不易粘附蜱虫。 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,如避蚊胺,可维持数小时有效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,如氯菊酯、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。 户外活动回来,要及时检查是否有蜱虫,有宠物的要仔细检查其颈部、腹部、背部、腿部、尾巴等,都是容易被蜱虫侵袭的地方。

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,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,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,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,不要生拉硬拽,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。取出后,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,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,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,应当及早就医,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。此外,要定期给自家宠物驱虫。

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,还是游离在墙面、地面发现蜱,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,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。如果不慎皮肤接触蜱,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,要及时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。

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:出现发热(多为持续性发热,可高达40℃以上)、全身不适、乏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腹泻等症状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,有蜱虫叮咬史的务必和大夫说明,以免贻误治疗。

芝罘区疾控中心传防科咨询电话:6636997。(通讯员:熊德阳)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