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大宠物医院,为何年亏10多亿?

2024-1-17 09:51| 查看: 72 |原作者: 虎嗅APP

摘要: 出品|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|齐敏倩编辑 | 苗正卿头图 | 视觉中国住在北京的白领李秋,养着一只4岁的加菲猫。2020年,她所在的公司开始居家办公,这让本来就独居的李秋更觉得孤单。为了寻找陪伴,同时缓解工作压力, ...

出品|虎嗅商业消费组

作者|齐敏倩

编辑 | 苗正卿

头图 | 视觉中国

住在北京的白领李秋,养着一只4岁的加菲猫。2020年,她所在的公司开始居家办公,这让本来就独居的李秋更觉得孤单。为了寻找陪伴,同时缓解工作压力,她买了这只猫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。

加菲猫性格温顺,确实给李秋带来了不少慰藉,但花销也着实不小,光是这三年多来的医疗花费就超过5000元:猫三联 狂犬疫苗600元;绝育1200元;每年定期驱虫合计500元;冠状病毒检测加后续用药治疗超过3000元。

就这,李秋还觉得自己属于比较幸运的,因为冠状病毒在猫的疾病中相对常见、治疗费用也不算高。

和李秋同病相怜的还有赵婧。经营宠物美容店的她,养着一只法斗,两年前这只法斗长了骨刺,做核磁确诊花了几千块钱,后续如果做手术,费用要两三万,术后还有可能复发。权衡之下,赵婧选择了保守治疗:连续服药两个月,费用总计约1.5万元。

在李秋和赵婧为“成千上万”元宠物医疗费感到肉疼时,宠物医院竟然也在哭穷。

“前期投资100多万,如果有幸医院运转良好,每个月能有两三万的利润就很不错了。”郑州一家宠物医院的老板在社交媒体上说道。他告诉虎嗅,宠物医院远没想象中那么赚钱。“现在竞争很激烈,疫苗、驱虫和绝育这些刚需项目已经没有利润了。”

给宠物看病贵,几乎是所有宠物主的共识。由此,宠物医院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暴利行业。

从增速看,宠物医疗确实是个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:2022年市场规模达675亿元,而2019年这一数据约为385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20.6%。

但发展快并不意味着赚钱容易:《2022年宠物医疗白皮书》显示,2022年接近45%的宠物医院利润率在10%以上;同时,也有五分之一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。

我国最大的宠物连锁医院新瑞鹏,截至去年末,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1900家宠物医院。不仅门店数量碾压竞争对手,新瑞鹏背后还站着高瓴资本、腾讯投资、雀巢普纳瑞以及清池资本等一众“大佬”。

可偏偏就是行业龙头新瑞鹏,近年来却一直处在亏损状态:2022年净亏损约14.2亿元;2021年净亏损约13.1亿元。

如今的新瑞鹏集团,其实是由宠物行业的老大和老二合并而来的。广为流传的说法是,2018年瑞鹏集团董事长彭永鹤到香港见了高瓴资本的人一面。最终,高瓴资本旗下的693家宠物医院和瑞鹏集团的388家宠物医院合并,成了行业龙头。

但随着而来的并非强强联合,“制霸行业”的剧本。两者合并之前,瑞鹏集团算是家“小而美”的公司:2016年和2017年,累计实现营收约5亿元,净利润约4400万元。而合并之后的新瑞鹏却深陷亏损泥淖。

高成本、低毛利

跟很多消费者认知相左的是,宠物医院其实并非暴利行业。高成本、低毛利是很多宠物医院面临的现状,也是新瑞鹏盈利路上的最大障碍。

2021年和2022年,新瑞鹏分别实现营收47.8亿元和57.4亿元,但对应的成本高达45.6亿元和54.2亿元,公司毛利率仅为4.7%和5.6%,远低于宠物食品公司和人类专科医院。(2022年爱尔眼科毛利率为50.5%;国内最大宠物食品企业乖宝宠物毛利率为32.6%)

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,都在 虎嗅APP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