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从业经历:知名驯犬师原来从玩“架子鼓”开始? 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中,杨斌笑说自己南下差不多20年了。其实一开始他的人生目标是“玩音乐”,当一名爵士鼓手。但是后来发现半路出家玩音乐很难有所作为。 曾经有一段时间,他很失落,天天去宠物店门前看狗狗,只有看见狗狗他才能开心一些。不过,后来也正是狗狗这种有灵性的动物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。 在圈内人士的指引下,他从简单地在宠物店打工,迈入了养狗、驯狗的门槛。尽管宠物店因为不会粤语而拒绝了他,但是却让他下了决心,要将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。 ![]() 犬舍打工10年,证明自己不是“瞎玩” 除了宠物店,他开始走进广州、增城等地更多的养狗场。“我训练的第一只金毛还是跟我姐姐借的钱买下的,我希望自己当犬主,自己训练狗狗”。 不过缺乏名师的学习还是欠缺一些“营养”。1999年,杨斌在一次犬只专业比赛中认识了一位驯犬大师,经过努力,大师最终收杨斌为徒,让他在自己经营的狗舍学习。从此迈入了养狗、驯狗的门槛。 尽管一开始在宠物店里做的都是些琐碎事情,经济上还经常是入不敷出,但是杨斌丝毫没有想过打退堂鼓。他成了宠物店里最勤快的伙计。店里里里外外的事情没有他不干的,只要是技术没有他不“偷学”的,还经常出去挣外快给训练的狗狗买好吃的。 认真、勤奋和执着让他获得了收获。过了不到半年,杨斌亲手训练的一只北京犬,在2000年的一次全国比赛中获了大奖。随着名气的增大,他有了机会赴国外深造,荷兰、比利时、日本……在日本学习驯犬时,他还得到了世界著名的驯犬师巴顿·贝伦的指导。 2008年4月1日,杨斌结束了将近10年在犬舍打工的日子,在广州办起了属于自己的“星耀训犬部落”。“其实家里人不同意我做这行,我父母都是做生意的,理所当然希望我能回去继承,不是玩音乐就是玩狗,在他们眼里完全是不务正业”。 “但是后来我不断有进步,圈内和各种媒体也开始披露我的成绩,家里人也慢慢开始接受并理解了。我是在向他们证明,我不是在瞎玩在混日子,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业。 ![]() 大师法宝:没事儿就琢磨动物行为和心理 有了自己的驯犬场后,杨斌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。一周7天,他几乎有6天都是在驯犬场里度过。每天照顾、训练狗狗,同时教学生们驯犬,有时还要出外去做一些工作犬驯犬方面的指导。晚上他就睡在犬舍旁的一个小房间里。 记者看到,他的卧室布置几乎是军人宿舍一样,只有一张床、两把椅子等几件简单的家什,此外就摆着驯狗用的一些工具。而那套架子鼓早已封尘。“我这个人不爱交际,日常就是和狗狗在一起,架子鼓也没有时间打了,不过还是记得一点儿哈哈”。 秘诀:让狗狗意犹未尽 有意思的是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无论是在训练中的狗狗,还是在玩耍中的狗狗,甚至是在笼子里休息的狗狗,只要一见到杨斌,就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一样地激动和开心。训练的狗狗无论动作如何反复都激情满满地听从,玩耍中的狗狗就更是带着一副期待的眼神“求”着杨斌去关注。在驯犬场里,杨斌俨然成了狗狗们眼中的“偶像”。 “之所以狗狗见到我总是很兴奋和开心,就是因为我每次都是在狗狗最兴奋,表现得最好的时候,把训练结束,让他留下美好的回忆,让狗狗有成就感,有自信。就好比人类打拳击,每次都输了,就没动力了。但是打胜了,就会动力更大” 。 杨斌告诉记者,这几年与其说他忙着训练狗狗,还不如说他潜心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。“其实狗狗和人一样,能从表现和动作中看出性格,然后我们要针对不同品种,年纪,听觉嗅觉,各种动力,去规划,去评估”。 比如,在他们接受狗狗开始训练之前,要先做测试。其中一个动作就是在地上拍几下,如果狗狗大摇大摆过来,那就是对人很信任。有些狗狗走过来把头钻过来,就是服从性很强。有些狗狗走过来咬着衣服和鞋带,那它可能占有欲很强。“要在充分了解狗狗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原因,以及有可能凸显出来的性格基础上,才能充分调动狗狗。” 单单是狗狗的训练动力,杨斌就非常有研究。他告诉记者,包括食物、捕猎、族群、探索、自由、阶级、防卫动力等这些狗狗的欲望,都是产生训练动力的源头。“比如族群动力,狗狗看到我很开心,因为他觉得我是他的精神领袖,他想在我面前表现,所以才会有训练激情。 杨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不是我驯狗狗,是狗狗要找我玩,找我给他机会去表现。他是主动,我是被动,这样才能让狗狗不断学习。像教育孩子一样,如果总是家长主动,孩子被动,那很快就大家都累了”。 ![]() 从业心得: “饲养员”也可以成大师 杨斌坦言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驯犬师,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驯犬师,必须对犬充满爱心、有耐心,懂得犬的行为语言。犬不是机器,它是活生生具有独立意识的,有时还是相当固执的动物。同一个犬种,甚至同一窝犬中每一只都是独立的个体,这就要求犬主能够了解并适应它们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杨斌现在带了好多徒弟。无论贫富,无论职位高低,都因为佩服他的驯狗技术而成为他的超级粉丝。 “因为狗狗,我也与许多朋友结缘,既有在年轻的90后,也有退休的将军,还有报社的记者、电视台的主持人,甚至明星大腕。不过在我眼中,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爱狗人士。” 说到驯犬师职业前景,杨斌跟记者戏说了一个笑话。他告诉记者,以前在朋友和同学眼里,他就是个“养鸡养鸭的饲养员”。同学或朋友聚会,大家第一印象就是“杨斌去养狗了”,“他怎么会去做这行?”可是现在在同学聚会上,不少同学自豪地说:杨斌,你厉害了,全国有名的驯犬大师啊! “我不在乎大家怎么看我的职业和地位,我在乎的是驯犬师这个行业的整体提升”。杨斌告诉记者,他现在很少参加比赛,也很少再拍广告和做节目。他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驯犬师徒弟。他非常看好驯犬行业在国内的发展。 “猫猫狗狗不是生活必需品,但是人类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些伴侣动物,尤其在国内养伴侣动物的人群只会越来越多,不但工作犬需要培训,家庭伴侣动物也需要养成好的规矩和礼仪,这样才能和社会更和谐共处”。 ![]()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 |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狗的猫宁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狗的猫宁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
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
QQ:617470285 邮箱:cwpyq@foxmail.com